基础研究须加强 学科壁垒要打破——代表委员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建言
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计算……近两年,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。这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提出哪些挑战?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认为,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计算力增强,使大学教给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实际科技发展需求,成为无法避免、不可逆转的新常态。“面对这样的新常态,我们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。”林忠钦说。
林忠钦的判断是基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说:“总结我们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成功经验,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基础研究,因为工程问题的背后都是科学问题。”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举了芯片的例子。芯片是新科技革命最重要的基础产品之一,在芯片上,我们有被“卡脖子”的教训。“芯片离不开电子设计自动化,其应用正是基于‘无用之用’的布尔代数。这样的例子在各个学科中不胜枚举。”周向宇说。
不久前,中山大学发布了针对基础学科的“强基计划”,招生对象是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、具有强烈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、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:“‘强基计划’旨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,选拔一批有志向、有兴趣、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,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。”
有了人才,还要有人才可以干事的平台。罗俊同时是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“天琴计划”首席科学家,身为大学校长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带头人,他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感触深刻。“‘天琴计划’近年来的突破,一条重要经验是高校人才梯队的培养,即大团队建设。”罗俊说,“由高校牵头的最大优势是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,源源不断的人才是可持续攻关的机制保障,反过来大项目也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”
长周期的居家学习,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这是学校复学复课后组织教育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。”谈到当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,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向本报记者表示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”。目前,各地中小学已逐步返校复课,距离中高考也不到两个月,各项工作如何有序组织开展?
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刘秀云说,自己今年承担了高三课程教学任务,感觉学生虽然在刚复课时有些不适应,但状态逐渐恢复,学习高效有序。她建议,随着复学复课的推进,学校要重点关注教学效能、学生心理疏导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等多方面工作。面对延期高考,要坚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。
唐江澎建议,开学之后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检测,以合理设定教学起点。教师要适当放缓教学节奏以夯实基础,利用节假日给部分学生义务“开小灶”,调整教学进度,有序步入常态教学节奏。同时,要高度关注体育、音乐、劳动等课程的常态开设,让丰富的课程样态与多彩的校园文化回归学生生活。
回归正常教学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也要有条不紊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说,目前学校已经全面返校复课,聘请了卫生副校长和专业心理教师,复课前已将注意事项录制成视频发给学生和家长;全员每天自测体温、食堂错峰吃饭、教室宿舍定点消毒和通风……
“其实说起来这些工作都是管理工作,很常规、很烦琐,但必须做细、持之以恒。”庹庆明说。